当前位置:首页生活

古代的铜镜需要什么才能保持光亮(铜镜如何打磨亮)

2022-05-27 19:26:023.61万

古代的铜镜需要什么才能保持光亮(铜镜如何打磨亮)

由于铜会自然氧化生锈,铜镜擦蜡以后可以隔绝空气,避免生锈,从而保持光亮。在古代,铜镜最早在商代是用来祭祀的礼器出现,在春秋战国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贵族才能享用,到西汉末期铜镜就慢慢的走向民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

古代铜做的镜子,需要什么才能保持光亮?

在金属的价值上铜比金和银廉价的多。

在铜和铁之间 ,铜比铁更软,更容易塑形,也更容易打磨和刨光。

其实古时候已经可以提炼很纯的水银了,但是没有办法将水银摊平后保存,而且水银极容易中毒。其实银打磨抛光后也是可以当镜子的,但是银极容易氧化发黑,同时使表面变得毛糙。

铜使用时间长了也会发生氧化,但是相比较铁和银,速度要慢一些,为了保证铜镜的使用,民间有专门打磨铜镜的手工师傅。

综合了各种利弊之后,古人选择了铜作为镜子的原料。当然这只是有钱人家才能用得上的,普通百姓还是依靠水里的倒影才能看到自己的样子的。

...可以正衣冠”,如何让一面铜镜变得光亮,照见人影呢?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唐太宗对名臣魏征的评价,同时也侧面反映了铜镜在古代人们生活中的广泛使用。

这时候的铜镜都是圆形的,镜面较平,镜身较薄,没有装饰,叫作“素镜”。后来,镜子制作越来越精致,呈现出工艺品的特征。西周晚期出现了方形镜,装饰也更加复杂。

其实,铜镜的制作材料并不是纯铜,而是铜和锡的合金,也就是青铜。战国时期记述手工业工艺规范的文献《周礼·考工记》记载了铜镜制作的合金比例:铜锡各一半。后来,人们在合金中加入了铅,铅在凝冷时不会收缩,铸出的镜子正面更平整,背面花纹更清晰,大大提高了铜镜铸造的质量。

开放式就是只有一块镜范(铸造镜子的模具),铸造时把镜范平放,倒入铜合金溶液。合铸式则需要镜背范和镜面范两块镜范。铸镜时,工匠把两范合在一起,从一个很小的开口慢慢注入合金溶液。等到溶液冷却,工匠把范拆开,镜子就铸成了。

首先要把镜面打磨平整,人们先用泥土制成一个叫做“定盘”的平面状器物,然后把镜面贴在“定盘”上轻轻旋转,经过这种打磨之后,镜面就变得平整而光滑。然后,人们再用细土和炭来仔细研磨镜面,使镜面变得更加细腻。

研磨是制作铜镜最费时、费工的一环,对工匠的技术要求很高。研磨之后,铜锡合金的镜面呈现银白色,有较高的反光率,铜镜就可以使用了。为进一步增加铜镜的清晰度,人们还用锡、水银、明矾等混合而成的粉末来研磨铜镜,研磨出来的镜子几乎可以媲美现代的玻璃镜。铜镜容易生锈,在日常使用中需要经常维护。

在古代,打磨铜镜是一种专门的职业,打磨铜镜的匠人随身携带着磨镜铁和磨镜砖,可以使生锈的铜镜重新光亮如新。

古代铜镜为什么要打磨?

铜镜的作用就是用来梳妆打扮的,而铜镜一般以铜、锡、铅等金属铸成,其中铜的比例一般占70%,铜与空气很容易产生反应以至铜镜模糊,所以需要经常打磨。

古人如何打磨一面平整光洁的铜镜?

铜镜基本都是模具浇铸而成,这种浇铸出来的我认为应该是上磨具粗纱细砂循序渐进(古代没有砂纸,但是磨具肯定有。不然那些刀也不会那么锋利)粗纱细砂完了以后用动物皮子继续慢慢打磨。直至光可鉴人。至于能不能做到你可以做个实验。拿个铜棒等铜棒氧化后你拿布来回擦用不了多久就能照见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