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生活

琥珀是大自然的杰作主要形成于哪个世纪(大自然的杰作说说)

2022-05-15 20:47:212.96万

琥珀是大自然的杰作主要形成于哪个世纪(大自然的杰作说说)

琥珀是大自然的杰作,主要形成于白垩纪至第三纪。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混合物。琥珀的形状多样,表面及内部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动物或植物碎屑。

琥珀的形成历史 !!!)!

琥珀诞生于四千万至六千万年前,属于地质学上所称的始新世纪(Eocene),是珍贵的松树脂在历经地球岩层的高压、高热挤压作用之后,产生质变的化石。琥珀属于非结晶质的有机物半宝石,玲珑轻巧,触感温润细致。大部份的琥珀是透明的,颜色种类多而富有变化,以黄色最普遍,也有红色、绿色和极为罕见的蓝色。琥珀,中国古代称为「瑿」或「遗玉」,传说是老虎的魂魄,所以又称为「虎魄」。琥珀自古就被视为珍贵的宝物,因为琥珀来自松树脂,而松树在中国又象征长寿。有的琥珀不必点火燃烧,只需稍加抚摩,即可释出迷人的松香气息,具有安神定性的功效,被广泛做成宗教器物。自古中国人就喜爱松香味,视琥珀和龙涎香(Ambergris)为珍贵的香料,唐〔西京杂记〕记载,汉成帝后赵飞燕就是枕琥珀枕头以摄取芳香。公元前一千六百年以后,波罗的海沿岸的住民,就以锡和琥珀作为货币,与其南方地域的部落交易,换取铜制武器或其它的工具。公元前两千年,欧洲中部的美锡尼人、腓尼基人和伊特鲁利亚人(Etruscan)共同形成一个琥珀的商业网(注:Etruria是位于意大利西部的一个古国),同一时期,波罗的海琥珀则经由爱琴海,辗转流传到地中海东岸。考古学家就曾在叙利亚挖掘出古希腊美锡尼文明时期的瓶和壶,在容器中发现波罗的海的琥珀项链。公元第五世纪,罗马人更远征波罗的海,寻找琥珀,琥珀的交易也在此一时期,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中古世纪,波罗的海琥珀以宗教器物的用途而风行。在东方,琥珀同样受到各个民族的珍爱,特别是阿拉伯、波斯、土耳其和中国人。

珍贵的琥珀是如何形成的?它有很长的历史吗?

琥珀为生物化石,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化石;树脂滴落,埋入地下数千年,在压力和热量的作用下石化。有的里面有蜜蜂等小昆虫,很奇怪。琥珀多为松科植物树脂石化,又称松脂石。其形状各异,表面和内部保持着树脂流动时形成的线条,内部常见的气泡和古代昆虫、动物或植物碎片。

琥珀是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它通过地质作用埋在地下。长期地质时期,树脂失去挥发性成分,聚合固化形成琥珀。它经常伴随着煤层。琥珀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它含有琥珀酸和琥珀树脂,C10H16O中的碳79%,氢10.5%,氧10.5%,有时含少量硫化氢。琥珀的形状多为饼状、肾状、肿瘤状、水滴状和其他不规则形状。非晶质体。颜色多为黄色、橙黄色、棕色、棕黄色或暗红色,浅绿色、黄色和淡紫色极其罕见。油的光泽,透明到半透明。折射率是1.539-1.545,不带颜色。硬度2-3,密度1.1-1.16g/cm3。性脆,无裂痕,具壳状断口。该产品为有机化合物,加热至150℃软化,250~300℃融化,散发松香芳香。琥珀溶于酒精。它经常含有昆虫、种子和其他包裹体。

最初记录的化石树脂是石炭纪,琥珀出现在白垩纪初。众所周知的琥珀沉积岩来自波罗的海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琥珀主要是古代裸体植物的树脂,但现在有开花植物产生的树胶。波罗的海域琥珀有时含有昆虫或植物残留物。据推测,琥珀可能是在原始松树种Pinussuc新地球半化石树脂与琥珀的区别在于,它们是在有机溶液中熔化的。

它历史悠久的琥珀诞生于4000万至6000万年前,属于地质学上所说的始新世纪。它是一种珍贵的松树脂,经过地球岩层的高压和高热挤压,产生质变化石。琥珀是一种非结晶有机半宝石,精致轻盈,触感温暖细腻。大多数琥珀是透明的,颜色种类繁多,变化丰富。黄色是最常见的,也有红色、绿色和极其罕见的蓝色。琥珀,中国古代被称为玉或遗玉,传说是老虎的灵魂,所以也被称为虎魄。

自古代以来,琥珀一直被视为珍宝,因为它来源于松树脂,松树象征着中国的长寿。一些琥珀无需点火燃烧,只要轻轻抚摸就会释放出迷人的松香气息,具有安神定性的功效,已被广泛用于宗教用品。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喜欢松香,把琥珀和龙涎香作为珍贵的香料。在中国古代,妃子利用琥珀的香味来吸引国王的注意力。《洞冥记》中,汉郭宪写道:帝所幸的是宫人丽娟以琥珀为佩,置衣而不名,乃言骨节自鸣,与为神怪。根据唐代《西京杂记》的记载,赵飞燕在汉成帝后枕琥珀枕以吸香。

公元前1600年后,波罗沿海居民以锡和琥珀为货币,与南方部落交易,换取铜武器或其他工具。在公元前2000年,欧洲中部的美锡尼、腓尼基和伊特鲁利亚人组成了一个琥珀贸易网络(注:Etruria位于意大利西部的古国)。同时,波罗的海琥珀通过爱琴海传播到地中海东岸。在叙利亚,考古学家在古希腊美锡尼时代发掘出瓶和壶,在器皿里发现了波罗海的琥珀项链。公元前5世纪,罗马人远征波罗的海洋寻找琥珀,琥珀的贸易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中古波罗的海琥珀是作为宗教用具而流行的。琥珀在东方也受到各民族的珍爱,尤其是阿拉伯、波斯、土耳其和中国人。

因此琥珀的历史非常悠久。

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教材解读: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作者通过写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的感染力,是因为它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并善用、巧用了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想象,如诗如画,而且作者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交融在一起,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与作者在游览过程中产生了共鸣。

作者来到黄果树瀑布下,目睹那直泻而下的瀑布之水,耳边是山鸣谷应的水声,这些都让作者深有感触。当作者久久地坐在瀑布近旁,任水珠打湿脸庞、衣衫,听着瀑布的轰响时,他的感受又是那样的豪迈——胸膛在扩张,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而这些感受往往是感同身受的,学生在习作时碰到写游记之类的文章,可以从本文中获得借鉴——把自己描述的所见所闻时,不要忘记把最真实的感受写进去,这样,文章会让人觉得富有生机和个性。

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正应了开头的第一句话: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字词,理解词意。

3.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瀑布形态、声音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

4.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并由此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

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2、你能用四字词语来形容它吗?(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等)当四字词语都不足以表达时你能用诗句来形容它吗?  (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

3、当诗句都不足以表达时,我们看看作者怎么表达。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 自读课文,用小圆圈画出想积累的词语,用横线画出生字词,用问号标出不理解的词语。

2. 交流检查:

(1)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2)完成《补充习题》看拼音写词语。

(3)每人一句读课文第一到二节。指导朗读:①第一自然段的感叹号和第二自然段分号。②读好“哗哗”“微风”“潮水般”“人喧马嘶”“渐近渐响”③读好断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

3.按照要求自读剩下的文章。

4. 再读读课文,给文章分段。

5.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三、了解写作顺序

1.读读描写黄果树瀑布的语句,想想文章是围绕黄果树瀑布的什么来写的?

2.同是黄果树瀑布,为什么声响不一样?

3.这就是作者的写作顺序——移步换景。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融入练习设计,有效地使用了现成的教学资源《补充习题》,提高了课堂效率的同时,为学生减轻了课后的负担。

在培养学生正确朗读时,遇到较大的障碍。这也是平常不注重锻炼和要求不明确的结果。在以后的语文课还要继续要求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这种正确不光包括读音还有标点停顿和词语的情感读正确。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细读第一段:

1、指名读,理解“杰作”。

2、这一句该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

3、再次出示图,让学生整体感知黄果树瀑布的景观的壮美。

过渡: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

三、细读第二——四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讨论交流自然段段意。

3、默读课文,思考: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用“——”划下来。

4、指导学生反复练读这三句话,说说它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这些句子与一般句子相比较好在哪里?从而体会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宽及声响的大。(板书)

5、有感情练读三个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6、指名有感情地读自己最喜欢地那一段,并说说为什么。

7、听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形态的宽、声响的大及瀑布激出的水花化为“银雨撒全街”的情景。

四、细读第5——8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什么地方?我们来到谷底有什么感受?

2、讨论、交流。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为下文“圆形的乐池”、“四周乐声奏鸣”的理解作铺垫。感受是“那道瀑布”离我们“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撩”在文中的意思,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瀑布泻入谷地溅出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板书:感受:舒服

3、听录音,让学生获得那种舒服极了的真实感受。

4、小结节意:写下到谷地的感受。

5、轻声读课文6—7自然段,说说哪些句子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还读不懂,需要别人帮助。

6、出示句子,着重理解这两句话:

(1)“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灌:浇,灌注。乐声奏鸣、声浪各指什么?指瀑布的声响大。

(2)“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挟:夹在胳膊下,然后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7、反复练读,让学生体会自然景观对游人心情的影响,使其察觉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人的生命活力的联系,对人的身心的陶冶。

8、导读第八自然段:

(1)齐读后,简介徐霞客的生平,说说“沉醉”的意思。

五、赏读全文:

1、有感情的齐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板书设计

形态————宽

黄果树瀑布 声响————大

舒服极了

感受 灌满活力

挟来生机

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因为黄果树瀑布乃是大自然自然形成的而非人工,并且是一道绚丽的美景,气势磅礴,所以作者把他称作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