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生活

进九是从哪一天算起(进九的起点是什么节气)

2022-05-15 14:13:032.04万

进九是从哪一天算起(进九的起点是什么节气)

从冬至之日起,中国即进入数九寒天。是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之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进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而这个时节的开始,是从每年的冬至开始的,只是每年冬至时间不同,因此进九时间也是不同的。

进九是从哪一天算起

进九是冬至节气当天。冬至后即开始“数九”,俗称“交九”,意味着进入到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2020年的冬至日是12月21日,所以进九的第一天就是12月21日,而数九要经过81天,冬至后的81天都属于数九,数九结束要到明年的3月11日。从“一九”数到“九九”即数九结束。其中,“三九”是数九之后最冷的一个“九”,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冬至时节,公众要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农历中数“九”是我国习惯用的杂节。有进入冬至就数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但“数九”并不是从冬至当天或次日开始算起的。冬至逢壬数九,根据天干纪日法,冬至逢壬数九是指每年冬至以后第一个壬日开始就是一九的第一天。

进九是从哪一天算起?

进九是从冬至算起。

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为“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

“冬至”节气,从这一天起,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时节,民间俗称“进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

古代冬至习俗

1、祭祀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2、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3、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现在冬季节气进九了吗?

今天(12月21日)18时02分

我们将迎来“冬至”节气

从这一天起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俗称“进九”

冬至是冬季的第4个节气

“冬至”过后

北半球的白昼逐步变长

夜晚渐渐缩短

今年冬至

还将出现近400年来的天文奇观

12月21日

“土木相合”罕见天象将现身天宇

这是两颗行星

近400年来最接近的一次

今天错过再等60年

01:00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发生在12月21日这次的“土木相合”,观测条件非常好,感兴趣的公众可以在日落后的一段时间内观测。届时,土星和木星这两颗大行星几乎“挨”在一起,上演“星星相吸”的精彩好戏。

“土木相合”平均20年一遇,但像这次角距离如此之近的“同框”现象,实属罕见,堪称一次“大合”。这次“大合”是自1623年7月17日以来最接近的一次,下次再这么近的“大合”就要等到2080年3月15日了。

数九寒天到来

“冬至”为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阴气衰,阳气起,地下的泉水开始萌动,是冬去春来的标志。但在天文意义上,“冬至”却表示严冬应时而至。

进入冬至节气,“数九寒天”也将正式开始,这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到了。数九又称冬九九,从冬至当天起,以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从“一九”数到“九九”,春天就来了。

从“冬至”开始,北半球地面散失的热量要比吸收的热量多,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降至最少,天气最冷,所以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冷在三九”之说。

今冬

2020年12月21日 进九

2021年1月8日 进入最冷的“三九”

2021年3月12日 出九

冬至天气

随着冬至到来,冷空气也接踵而至。预报显示23-24日和26日,天津有两次较强冷空气过程。

具体预报

12月21日 星期一

白天到夜间:晴间多云

微风,4到-3度。

12月22日 星期二

白天到夜间:晴转多云

微风,5到-2度。

12月23日 星期三

白天到夜间:多云转晴

北风3-4级转4-5级阵风6级,5到-5度。

12月24日 星期四

白天到夜间:晴间多云

北风到西北风3-4级转微风,2到-5度。

12月25日 星期五

白天到夜间:晴间多云

微风,3到-5度。

12月26日 星期六

白天到夜间:晴转多云

微风,3到-4度。

冬至三侯

冬至有三候

一候蚯蚓结

土中的蚯蚓蜷缩着身体

静候温度慢慢回升

生命

坚韧又顽强

二候糜角解

雄麋鹿骨化的老角开始脱落

随之又长出新的犄

褪下昔日风霜

诞出明日希望

三候水泉动

冰封的水面下

泉水仍然流动不息

静谧与灵动

在这里交融

冬至习俗

吃饺子

对北方人来说

是冬至这天必不可少的习俗

但你知道为什么要吃饺子吗?

据称冬至吃饺子

是为纪念“医圣”张仲景

所以

至今人们仍有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对吃很有讲究的天津人来说

冬至的这顿饺子

还有很多讲究

倭瓜饺子是天津老例儿

在食俗方面,《天津卫志》和《天津县志》对冬至都有“食馄饨,绘消寒图”的记载。而在民间,特别是河东水西“老天津卫”聚居地,立冬则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百姓常于夏秋之际,买来倭瓜,置窗台上,经过数月放置沥去水分,倭瓜充分糖化,此时做成饺子馅,其味甜软香鲜。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蘸着蒜泥老醋吃,别有一番滋味。还有不少天津百姓在冬至日要吃“冬至面”“包馄饨”,故有民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吃了倭瓜饺,不冻手和脚”“喝了冬至馄饨皮,不冻鼻尖耳朵垂儿”。

羊肉饺子有传统

冬至这一天,天津人沿袭着吃羊肉馅饺子的传统。1890年就在“三岔口”开始经营饺子生意的白记饺子馆距今已经125年的历史了,西葫羊肉水饺的制作工艺如今也成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亲人们聚在一起品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祭祖

不少地方有冬至祭祖的习俗,同时还要向父母长辈拜节。此外,古时还流传有向老人敬献鞋袜的习俗,时至今日在一些地区仍然流行。

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开始数“九”。在古代,文人墨客喜欢搞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冬至进补

民间认为

气始于冬至

所以此时为养生最佳时机

冬至补一补,一年精气足

进补时应注意“养肾防寒”,多吃些温补助阳、强肾壮骨、养阴益气的食物,如羊肉、山药、莲子、大枣等,以增加热量。

在冬季适宜补益的食品中,中医分为几大类:

温补类食物

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可配枸杞、马蹄、甘蔗等同煮,具有一定的养阴功效。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

平补类食物

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银耳、猪肝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

滋补类食物

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甲鱼、鲍鱼等。

建议

天寒地冻,首选温补类食物。吃饭的时候宜少量多餐,以保证所需营养又不伤脾胃。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食宜温热熟饮,多吃坚果类食物,可御寒、补肾健脑、强身健体。

冬至养生

为适应寒冬“万物休整,阳气内藏”的规律,宜遵循“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则,以养精蓄锐。午休后阳气旺盛,是运动养生最佳时刻,但强度要适中,以微微出汗为原则。“冬至”养生,重在养心,要安身静体,乐观畅达,不为琐事劳心伤神,以防早衰,保持旺盛精力,方可益寿延年。

春生冬至

白昼的时光将悄然变长

春生冬至

生灵万物正蓄势待发

繁花似锦的春天

就在不远的前方

一年中12个节气是什么?

一月到十二月共二十四个节气1、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公历2月3-5日交节。2、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公历2月18-20日交节。3、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公历3月05-07日交节。4、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公历3月20-22日交节。5、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公历4月04-06日交节。6、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公历4月19-21日交节。7、立夏:夏季的开始。公历5月05-07日交节。8、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公历5月20-27日交节。9、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公历6月05-07日交节。10、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公历6月21-22日交节。11、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公历7月06-08日交节。12、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公历7月22-24日交节。 13、立秋:秋季的开始。公历8月07-09日交节。14、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公历8月22-24日交节。15、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公历9月07-09日交节。16、秋分:昼夜平分。公历9月22-24日交节。17、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公历10月08-09日交节。18、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公历10月23-24日交节。19、立冬:冬季的开始。公历11月7-8日交节。20、小雪:意味开始下雪。公历11月22-23日交节。21、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公历12月6-8日交节。22、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23、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公历1月5-7日交节。24、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20-21日交节。节气的由来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份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是五天。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并划分出二十四节气。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干支历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其年月日全由太阳视运动决定,与太阴月相无关。二十四节气,它代表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汉武帝时,落下闳将节气编入《太初历》之中,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