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生活

如何推动绿色发展(如何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2022-05-12 20:51:084.32万

如何推动绿色发展(如何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在制度建设上发力: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在战略导向上发力:把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放在更突出、更重要的位置,让绿色发展成为一种战略导向。结合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经济社会向绿色靠拢、向绿色看齐,大力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切实推进资源的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在社会真正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战略推进上发力:树立一盘棋思想,着力处理好企业与社会、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以及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坚持发展与保护相互促进,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以保护助推发展,以发展助力保护。坚持城乡共治共绿,对城乡绿色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协调推进。强化乡村重点治理,包括土壤污染防治、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坚持增量与存量并重,把发展与治理结合起来,在推动增量绿色发展的同时,加快存量动能的接续转换,加快对生态环境和污染问题的整治。坚持生产和生活一起抓,把绿色发展贯穿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积极打造绿色生产方式的同时,全力打造绿色生活方式,以更加绿色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衣、食、住、行,让“绿色”成为生活常态。

大学生如何推动绿色发展

大学生不乏先进的知识理论,但是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素养仍是有待提高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改掉以往落后的观念思想。

第二,低碳生活,绿色消费,让环保成为生活习惯。

大学生可以做到生活习惯有:离开房间时关上电器,拔下插头;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少骑电动车、打的士;尽量不要购买和使用一次性物品,节水节电等等。

第三,宣传环保,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

大学生自己做到环保还远远不够,大学生的力量和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团结动员全社会的人们,才能有力地解决环保问题。大学生可以通过义工的形式向社会传达环保理念。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关心和支持国家有关环保的政策,来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例如宣传国家出台的“限塑”政策、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等。

第四,大学生还应有全球视野,关注人类共同面对的环保问题。

如今,世界性的饥荒、水荒问题、石油危机、海平面上升、气候恶化等已不再是遥远的话题,人类正面临着这些空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应该加入维护世界和谐,保护这颗人类居住的唯一的星球的活动来。

如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重点是推进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

要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面向市场需求促进绿色技术的研发、转化、推广,用绿色技术改造形成绿色经济。

要推进空间结构绿色转型,按照主体功能定位,优化空间结构,形成主要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城市化地区、主要提供农产品的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提供生态产品的生态功能区,对不同主体功能区要分别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策略。

绿色发展方式注意事项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也就是我说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如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结合自身实际,就如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谈个人体会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就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要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来,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二要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要以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水污染防治,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三要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四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造成的。资源开发利用既要支撑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要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五要倡导推广绿色消费。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六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管,推进环境保护督察,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要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情形。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追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重视、加强领导,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和政府有关监管部门要各尽其责、形成合力。

最近更新